> 文章列表 >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最小的相似性而被其他人所吸引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最小的相似性而被其他人所吸引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最小的相似性而被其他人所吸引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研究,我们经常被与我们有着共同兴趣的人所吸引,但这种吸引力可能基于一种错误的信念,即这种共同的兴趣反映了更深层次和更根本的相似性——我们共享一种本质

“我们对与我们具有共同属性的人的吸引力得益于这样一种信念,即这些共同属性是由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驱动的:一个人的本质,”主要作者,波士顿大学Questrom商学院助理教授Charles Chu博士说。具体来说,我们喜欢在政治问题上同意我们的人,分享我们的音乐偏好,或者只是嘲笑与我们相同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相似之处,而是因为这些相似之处暗示了更多的东西——这个人本质上和我一样,因此,他们分享我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根据朱棣文的说法,这种思维过程是由一种心理本质主义驱动的,这种本质主义专门应用于人们对自我和个人身份的看法,并补充说,人们“本质化”了许多东西 - 从动物物种等生物类别到种族和性别等社会群体 - 并且在几乎所有人类文化中都是如此。

“将某物本质化就是用一组根深蒂固、不变的属性或本质来定义它,”朱棣文说。“例如,'狼'的类别是由一种狼本质定义的,它存在于所有狼身上,从中产生了诸如尖鼻子、锋利的牙齿和蓬松的尾巴以及它们的群体性质和攻击性等属性。不变的是,羊养的狼仍然是狼,最终会发展出狼一样的属性。

最近,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自我的范畴,发现就像我们将其他范畴本质化一样,我们也将自我本质化。

“将我本质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根深蒂固且不变的属性来定义我是谁,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在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这样做的。一个自我本质主义者会相信,别人能看到的关于我们的一切和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由这种不变的本质造成的,“他说。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我本质主义如何驱动个体之间的吸引力,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四个实验。该研究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在自我本质主义方面得分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对同意他们立场的虚构个体表现出吸引力,并报告与该个体对现实的共同看法。

在另一项实验中,423名参与者被展示了八对画,并询问他们更喜欢每对画中的哪一对。根据他们的回答,参与者被确定为瑞士 - 德国艺术家Paul Klee或俄罗斯画家Wassily Kandinsky的粉丝。然后,每个粉丝群体中有一半被告知艺术偏好是他们本质的一部分;另一半被告知它没有联系。然后,所有人都接触到两个假设的人,其中一个具有相同的艺术偏好,另一个具有不同的艺术偏好。被告知艺术偏好与他们的本质相关的参与者比那些被告知艺术偏好与他们的本质无关的人更有可能表达对具有相同艺术偏好的假设人的吸引力。

最后一项实验将449名参与者归类为两位艺术家之一的粉丝,然后向他们展示使用自己的本质在感知他人方面是否有用的信息。这一次,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被告知本质主义思维可能导致对他人的不准确印象,三分之一被告知本质主义思维可能导致对他人的准确印象,最后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得到任何信息。

正如预期的那样,研究人员发现,被告知本质主义思维可能导致对他人的准确印象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报告对具有相似艺术偏好的假设个体的吸引力和分享现实。

朱棣文说,他最惊讶地发现,像对艺术家的共同偏好这样微小的事情会让人们认为另一个人会以和他们一样的方式看待世界。不过,他警告说,自我本质主义的思维可能喜忧参半。

“我认为任何时候,当我们在信息很少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判断或第一印象时,我们都可能受到自我本质主义推理的影响,”朱说。“人们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复杂得多,我们应该警惕我们基于这种思维做出的毫无根据的假设。